繼2012年作品競賽雙年展結束後,陶博館積極著手2014雙年展的籌備工作,延續2010年的「策展競賽」模式,於今年初針對陶藝專業人士、專家學者、策展人等廣發邀請,徵求策展企劃大綱,至3月底截止日前,共收到來自12個國家18件的策展企劃大綱,於4月29日下午於本館舉行初選,由策展人、陶藝家及專家學者組成的7位國內評審,針對策展提案的發展性與執行性,以及策展人的策展經歷進行評選,從18件提案中選出8件進入決選,此階段入選的策展人需進一步提交完整之策展企劃書。
決選企劃書繳交截止日6月30日前,本館共收到7位策展人之完整提案,並於8月5日上午舉辦決選會議,邀請了來自澳洲、美國及日本的3位國外評審以及4位國內評審,共同就策展企劃書之主題與論述的強度、展覽執行的可能性、內容的完整度、空間展示、教育活動、及媒體宣傳建議等項目進行討論,最後由南非策展人溫蒂•葛爾絲以其企劃案「當代陶藝:藝術、設計與數位材質」(展名暫定)獲選為2014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優勝策展人。
綜觀這次7件策展企劃書的規劃,有從陶瓷媒材性質本身出發,將陶瓷的創作技法與過程呈現於展中;亦有結合現代科技,加入錄像、聲光、行動藝術等多媒體的表現;或者探討當代藝術陶瓷與新穎科技結合所發展出的3D列印與虛擬拉坯機等,不難看出策展人的創意構想及對於當代陶藝發展趨勢的觀察與創意,也為評審過程增添了不少討論話題。
評選過程中,不少評審提出「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應是一場國際性與在地性並重的展覽,能夠引發國際與臺灣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另一方面也期待這場雙年展能夠發揮影響力,做為未來陶瓷研究的論述依據,為當代陶藝的發展提出具國際前瞻性的視野,同時帶給國內陶藝家發揮啟發性的作用,而南非策展人溫蒂•葛爾絲的企劃書,除了探討地方的傳統陶藝作品、同時也將現今流行的陶瓷回收再利用的創作,以及當代陶藝與科技結合的新趨勢,一同呈現於展覽,回顧傳統又放眼未來,同時選件來源的多元性,以及結合臺灣在地文化的教育活動,得到評審們一致的青睞。
本屆雙年展的作品是採作品競賽方式選件,而在競賽之外,我們也試圖進入111位作者藉作品傳達的意涵,並從中梳理出有意義的展示脈絡。藉由整個展覽的主軸概念與四個子題的分類引導,希望使觀看者更容易體會與欣賞本屆展覽作品。
陶藝觀象
「象」,意指表現事物樣貌。藝術家在作品上表達有形外觀或無形意念的過程,正是一種「象」的實踐。本次展覽的入選作品呈現出四種「象」的面向,包括:追求物件外觀之美的「物象」、挖掘內在意念情感的「意象」、敘述記錄當代社會環境的「紀象」、探討時空的變動與不穩定性的「變象」。
「觀象」,則指涉不同的詮釋角度。作者在作品中注入自我觀點,而當作品呈現在觀看者面前,詮釋權轉移到觀者身上,則有了不同的詮釋結果。作品如同一面鏡子,反射出觀者自身的生命體驗和內在狀態;觀者同時也從觀看過程中,重新審視萬象的關係和意義,並回饋予創作者,激盪更多不同的火花。
「象」與「觀象」,是創作者與觀者之間的不斷交互辯證,在這樣的動態過程中,我們得以逐漸形塑出更為多元的陶藝觀。2012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藉由展覽活動的安排,鼓勵觀者賦予作品更多元的詮釋,在不設限的交互激盪下,展現屬於當代的陶藝視野。
給予展覽主題及分類,目的是希望使觀者更容易欣賞及理解藝術作品。但不可否認地,歸類雖有助於理解和定位,卻也可能框限了藝術的自由性。四個象度的歸類只是一個引導的起點,而如何詮釋和感受作品則取決於觀看者自身,這也才是本展覽真正的精神。本屆雙年展邀請4位藝術評論家,分別檢視四類作品並給予評論,期待能以不同的角度,為展覽帶來更多元的觀賞面向。
這是一場國際級的展覽;一場關於陶藝—史上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與當代生活之各種樣貌的對話。
美國偉大思想家愛默生 (R.W. Emerson) 在1849年曾經說過:「會話就是用舊詞表達新事物。」當會話應用在藝術上亦如是,特別在陶藝上;要利用這個長久存於歷史的古典雅器做為創作的工具,我們必須要用現代的手法來表現。
工作室陶藝與當代藝術的許多類型一樣,與其他藝術形式、歷史、哲學,以及更廣的領域如工業生產、當代生活中的現行思維和生活面向皆產生深刻交流,確切地說,是跟社會與文化作多元全方位的交流,在文字中即是大家所指稱的「會話」。
2008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以「無垠」為徵件精神,經過二年籌備、宣傳徵件、評審,共有來自全球5大洲58個國家684位陶藝家參賽,初審由7位國際評審依作品影像評比,共計有24個國家114位參賽者入選。今年3月底的決審則邀請評審親臨陶博館,進行為期二天的原件評審,經過數回合的投票、交叉討論,最終選出首獎、金獎各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優選5名及評審推薦獎7名,共19位獲獎陶藝家脫穎而出。
在這次的競賽作品中,我們看到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由不同作家創作、根源於不同文化背景的創作多元性;同時我們也見到在多元文化交流下的全球化趨勢;作家們在更廣泛的全球化軌跡中尋求自我定位的認同,並將在地的、個人的、表現的轉換為一種超越的方向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