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6雙年展logo

:::
主選單
english
:::
  • 懷舊15 TWT-02
    首獎
    懷舊15 TWT-02
    作者:小島修
    國籍:日本
  • 土
    首獎
    作者:吳育霈
    國籍:臺灣
  • 半幅蒙太奇
    金獎
    半幅蒙太奇
    作者:Joshua Clark
    國籍:美國
  • 新人類紀元
    金獎
    新人類紀元
    作者:Kosmas Ballis
    國籍:美國
  • 絕對零度的直白
    銀獎
    絕對零度的直白
    作者:許芝綺
    國籍:臺灣
  • 彼岸
    銀獎
    彼岸
    作者:柳溪
    國籍:中國大陸
  • 等待果陀
    銅獎
    等待果陀
    作者:裵世眞
    國籍:韓國
  • 不久前的昔日頌
    銅獎
    不久前的昔日頌
    作者:Eleanor Swan
    國籍:愛爾蘭
  • 之間,之外
    優選
    之間,之外
    作者:李正元
    國籍:韓國
  • 陶戲 no.5
    優選
    陶戲 no.5
    作者:謝淑婷
    國籍:香港
  • 宇宙幻覺
    優選
    宇宙幻覺
    作者:Ljubica Jocic Knezevic
    國籍:塞爾維亞
  • 光輝 - 繭
    優選
    光輝 - 繭
    作者:田中哲也
    國籍:日本
  • 時間建構
    優選
    時間建構
    作者:林善春
    國籍:新加坡
  • 黑色方塊
    評審推薦獎
    黑色方塊
    作者:Ilona Romule
    國籍:拉脫維亞
  • 富蘭克林夫人的夢-席柯拉絲
    評審推薦獎
    富蘭克林夫人的夢-席柯拉絲
    作者:Lisa Creskey
    國籍:加拿大
  • 內在 ‧ 漫遊 2
    評審推薦獎
    內在 ‧ 漫遊 2
    作者:簡志達
    國籍:臺灣
  • 九杯
    評審推薦獎
    九杯
    作者:Jordan McDonald
    國籍:美國
  • 人生終站系列
    評審推薦獎
    人生終站系列
    作者:梁定國
    國籍:加拿大
  • 颪
    評審推薦獎
    作者:木野智史
    國籍:日本
  • 黃金
    評審推薦獎
    黃金
    作者:Stanislaw Brach
    國籍:波蘭
陳春蘭
陳春蘭
陳春蘭
國籍:臺灣
陳春蘭
現職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館長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
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學士
經歷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館長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科長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秘書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審
國立歷史博物館秘書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課長
陳春蘭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為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展覽盛事,於2004年首次開辦,獲得國內外藝術界高度的參與及迴響。2016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歷經數年的籌備,承蒙國際評審團的參與,秉持專業性與公平性,展現陶藝在藝術、美學與材質的無限可能與完美結合。

本屆競賽以「陶觀」為主題,以鼓勵當代陶藝創作的精神,廣納陶藝萬象、強調陶藝創作本位為主軸,表現臺灣陶藝創作豐沛多樣及重視陶本質之特色,亦在國際陶藝界為臺灣陶藝發聲。陶藝創作大多慣於直接透過陶土傳遞創作理念,材質摸索與掌握的能力更是作品整體發展的重要關鍵,也是呈現陶瓷自身的魅力與創作理念的要件。考量陶藝多元與擴大參與等因素,本屆特別增加首獎與金獎各一名,同時為得獎者舉辦個展及提供駐村機會,突顯此一國際陶藝競賽的創作精神。

2016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競賽橫跨全球48個國家、達369件作品,風格特殊、多樣,呈現全球陶藝之演變與觀點。入選的作品皆十分優秀,其中,以土素材為基點為創作思考的作品《土》,顛覆傳統思維,土與釉之間的表現力與依附關係耐人尋味。而《懷舊15 TWT-02》則是利用臺灣土及未經窯燒的屋瓦巧妙搭配,加入玻璃元素,表現陶土與異材質之間的協調與彈性,蘊含歷史及現代的對話。此兩件作品獲評審一致認同,選評為首獎。此外,《人生終站系列》作品,藝術家透過雕塑人體形態,利用強烈且具張力的表現手法,在三度空間建構出熟悉的視覺意象,將其豐富情感訴諸於陶藝表現,賦予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令人印象深刻。

陶藝定義隨著環境、社會及時代的更迭而有所變革,陶藝的創作形式與表現也逐漸多樣化。在面對全球當代陶藝脈動與趨勢,多媒材運用在當代藝術界的盛行,包含陶藝也受到影響,而陶藝原有的特質及價值是否因此削弱,值得深思。

陶博館因每屆陶藝雙年展之效益累積,除了與國際陶藝持續接軌,充實博物館展覽與典藏的豐富,我們期盼藉此引介全球陶藝思潮,展現臺灣與國際藝術潮流及創作能量,讓展覽空間不僅是作品匯集場所,亦是創作精神辯證與交流之國際平臺。

范振金
范振金
范振金
國籍:臺灣
范振金
現職
陶藝家
經歷
2001 第二屆臺灣陶藝獎-創作成就獎,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1994 全國陶藝競賽展設計組首獎
1990 -2009 舉辦14次個展
典藏
作品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館、市立美術館、文化中心、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永久典藏。
出版
著有《配釉自己來》、《銅釉與鐵釉》、《陶藝釉藥學》等書。
范振金

從來自世界全球的369件國際陶藝作品初審過程中,我猛然發現這等於走了三趟國際陶藝知性之旅。第一趟走馬看花,第二趟比第一趟深入了解許多,把作品歸納為三個等級,給予2、3、4三種分數。到了遊走第三趟時,則開始做一次深度的陶藝審查之旅,將四級分的作品一個個詳加品味,並做出4與5的分野。以我過去參與競賽評審的經驗告訴我,不論國內外的陶藝家,多以年輕陶藝家居多。年輕藝術家的作品特色,以造形創意理念為表現重點,其技巧運用亦佳。至於媒材運用則有待努力。

展覽的用意在於展出作品,讓參觀者從欣賞作品之美,得到心靈交會的效果,而且在參觀作品時學到作者精彩的創意巧思與技法。這次從國際參賽的300多件作品中選出119件展出坯體,每件作品的展出,各有其特色與美感。其中有2件作品我特別將它的創意巧思提出推介。

《颪》這件作品是以兩個坯體靠近並列,施以流動性的釉作為連結橋樑。流動性的釉分別掛在兩個坯體上,當釉熔融呈液體狀時自然向下流動,部分釉料最後累積停留在兩件作品之間,使連結的兩件坯體合而為一

《土》這件作品幾乎完全以釉為主體單獨呈現,似乎不需要土坯來支撐其形。其實它還是以土坯為容器支撐,而在坯與釉之間灑上耐高溫粉狀原料做為隔離作用、以釉為主體的作品。在冷卻之後,便自然脫離固定的容器支撐物,成為單獨以釉為形體。這件作品的創意,在思維上已經超越傳統,非常值得陶藝創作者參考學習。

我們站在20與21世紀交替的世代,擁有非常多以往世代所沒有的創作優勢。因此,我們預計本世紀將有更多的精彩作品出現。這些精彩作品目前已經反映在造型創意理念和技巧運用上,至於這個世代,還有其他優勢是以前世代所沒有的,還沒有完全被藝術家善加發揮。比如電窯、瓦斯窯的燒陶設備與還原燒的精密儀器、可用塞格式算出的精準原料成份、精準操控氧化燒與還原燒的精密儀器,還有燒成溫度更寬廣的陶藝新材料等。這些優渥的陶藝創作條件,有待陶藝家們善加發揮,相信未來可以創造出更精彩的陶藝佳作。

Ranti Tjan
Ranti Tjan
Ranti Tjan
國籍:荷蘭
Ranti Tjan
現職
Sundaymorning@ekwc─歐洲陶藝創作中心總監
Sundaymorning@ekwc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陶藝機構,展出主題含括藝術、設計、建築等範疇。
學歷
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政治學系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藝術史學系
經歷
2004-2009 荷蘭高達市立博物館長
1996-2004 荷蘭烏特勒支中心博物館展覽總監
1993-1995 荷蘭阿姆斯特丹伊斯蘭學院創辦人之一
策展
2012-2013 荷蘭設計週,恩荷芬,荷蘭
2011 「歐洲陶藝中心」主題展覽,史篤城,英國
評審
2013 韓國京畿道國際陶瓷雙年展評審
2011 英國陶藝雙年展競賽評審
2010 法國瓦洛里國際陶藝雙年展競賽評審
董事會
2013-現今 荷蘭電子音樂中心- STEIM主席兼理事
2010-現今 荷蘭國際高德阿姆斯新音樂節董事
Ranti Tjan

陶藝雙年展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其中,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是陶藝界最為突出、最受尊崇的盛事之一,這乃歸功於卓越的組織策劃、精美的作品集、令人讚嘆不已的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當然還有許許多多優秀出眾的參展藝術家。

近幾屆「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採作品競賽與策展競賽交替舉辦的模式。本屆為作品競賽展,陶藝家於2015年提交作品,評審團選出略為獨特之作呈現予更廣泛的觀者。此項國際競賽意即評審團須評選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作品;來自數十個國家的參賽作品,代表著形形色色的參賽藝術家,年齡、技法、藝術背景、地理與歷史意識各異其趣,特質與個性的多樣,自是鮮活了本屆競賽。

參賽藝術家都有一個共通點:期許在陶藝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這的確是雄心壯志。陶藝創作遍及世界各地,如同競技運動般,看似容易,門檻不高,且具實用功能,但相較於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競技運動,陶瓷具有一萬年以上的悠久歷史。這表示,陶藝競賽乃構建在五大洲的所有歷史時期之上。除了遠大抱負,陶藝家還需要膽量,或許再加副遮光眼鏡,才不會過度關注過去曾經的一切。

「2016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吸引為數眾多的傑出作品參賽。初審由評審團運用iPad與iMac進行遠端作品影像評比,意即參賽作品的視覺品質成了初判標準。感受不到,觸摸不到,看不到細節,主要根據外觀與影像強度評選,努力從遠端評估技術品質。

下一輪決審,則在陶博館內就原件進行評選。細細檢視這些通過初審的100餘件作品,令人讚嘆不已,這些作品構築成「2016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的主體,評審們可以一起在真實生活中檢視。不過這也是掙扎的開始。幸好,評審委員有數日的時間來作出最終決定。這是相當重要的。有些作品安靜、含蓄,唯在一段時間之後才會顯露其奧秘;有些作品急躁、上相,真實生活裡卻是煩人、盛氣逼人。作品評選過程見證了全球多樣化,每個大陸、每個國家、每個流派,對於好陶藝的構成條件各不相同,在評選時自然流露,發出全新與強烈的聲音。評審委員經驗豐富多元,總是能從多個面向切入討論。

可以從這些作品中看出新的發展嗎?技術發展是重點嗎?這是場永恆之美的評選,或是碗盆瓶缽的比賽?看得出來這些創作蘊含藝術史知識、陶瓷歷史、當代迫切感,而這是重要的標準嗎?迫切性與原創性不是一般西方的標準,而工藝技巧是亞洲的標準嗎?評審委員們討論、思量、檢視。

經過數回合的討論,最終優勝者慢慢浮出檯面。個人認為,若要在今日佔有一席之地,作品必須反映出21世紀的景況,某些參賽作品確實對此廣泛論述,而某些獲獎作品卻毫無涉略(不過極為美麗!)我注意到前十件被提名作品之中,絕大多數均探討永續性這個重大的社會議題,腐敗遊戲、圓形城市、重複使用、社會重整,都是21世紀藝術作品不容忽視的題材。

波蘭陶藝家Stanislaw Brach特別吸引我的關注。作品《黃金》結合數種技巧與想法,運用模具近乎不完美地複製瓷蜂窩,並以黃金做某種程度的重建。無庸置疑,對人類社會的隱喻,不僅體現環境遭到破壞,亦反映出照顧大自然的必要性。運用日本傳統陶瓷器修繕技法「kintsugi」(日本傳統金漆陶瓷修補技藝)重建蜂窩,更增添時尚感。

日本陶藝家小島修與臺灣陶藝家吳育霈並列為本屆雙年展首獎得主,使這場競賽更加光彩熠熠。這二位首獎得主將與其他獲獎陶藝家一同在我們共同的陶瓷記憶中,永恆保留。

林平
林平
林平
國籍:臺灣
林平
現職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學歷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藝術教育碩士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藝術創作碩士
經歷
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
文建會及交通部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多項重大公共藝術執行小組及徵選委員
財團法人席德進美術基金會、台灣美術基金會董事
第2、9屆「台新藝術獎」、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首屆「YAT新潮賞」國際決審委員
第10、12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評審委員
歷任威尼斯雙年展(美術/建築)、臺北美術獎、Pulima藝術獎、南島美術獎、桃創獎等藝術重要獎項評審委員
2010-2012文建會鐵道藝術網絡台中站20號倉庫藝術總監
2007-2010 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東海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1995-1998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組長
1992-1995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長、籌辦首屆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
林平

陶之所以為陶

我具有當代複合媒材創作、空間裝置和策展的多重經驗。身為非陶藝創作的評審委員,我必須先釐清自身在這個深具傳統和技藝專業判斷的任務上所能提供的貢獻,同時也引起了我對工藝在當代發展的關注:傳統技藝在當代社會、生活或美學的價值為何?其實它是個需要持續被提出、而且沒有定論的問題。這個問題只有在創作者的實踐中,讓我們洞悉或驚喜它的潛能和存在的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能夠突破傳統技藝限制、在當代生活中帶來驚訝與省思,使我們知其為陶藝卻無法用陶藝作界定的,就是好作品。

評審和議制與推薦獎的多元價值
這場評審採取一種非經評審標準協商的共識決,而是各自表述、以票數取勝的和議制。從評審委員的角色差異就能洞見獎項設立的精神是在於「多元取樣」的方式;例如,有國內外、美亞洲、學界、創作者、產業界、美術館專業人士的組合,假設評委們能在各自不同的領域價值觀中,共構出一個多元拼盤的得獎者圖像。當然,事實上,越是到評審後階段,越無法貫徹這樣的想像,因為獎項的產出,終究需要理性的論述和辯證的過程;委員們的意見交織與交流,讓我們重新見證陶藝突破與再生的火花,而非僅是差異「樣本」的並置,我認為這是這場評審對每位參與者的最大收獲。此 外,主辦單位在最後階段安排了一種專家「賞味」的人性溫度,「評審推薦獎」直接揭露了評審委員個人的品味底蘊或概念基礎,有人浪漫、有人嘲諷、有人思辯、有人戲謔、有人重技、也有人愛趣味。雖然獎項刻意維持送審者、評審皆不記名的合議制度,但是「推薦獎」的逆向操作方式,對照著獎項的集體決議,才真正揭示另一種關於多元價值實踐的當代部署。

傳統與歷史所鋪陳的創造底蘊
陶與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遠從初民文化、近至當代生活,陶作為器物的功能性和作為美學的物件,永遠是陶藝創作的兩極光譜。這場競獎過程,來自不同區域和文化,卻回應著某些仿若具有共識的議題。有關於土質的啟發與對抗、釉與表層的喧嚷、器物與雕塑的掙扎、似陶與非陶的詭辯,有關於造型與結構的抗衡、簡單姿態與極度繁複的對比;有些極盡細緻之能事,和近乎著魔的工技;有些尋求時間的見證,也有些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向空間延展與擴張。然而手塑成型與拉坯仍然是基本的技術法則,讓陶板、灌漿塑模和材質蒙太奇的作法,擺盪著陶的性質。當代數位科技的助長與取 代似乎是一項無法規避的現實,但卻不見得能真正有效撫慰技藝突破的焦慮。最終,仿真的失敗與象徵的陳腔濫調,始終是與傳統技藝相關的藝術獎項面對當代議題的陷阱;缺乏了歷史觀照的媒材強迫,忽視文化語境的問題意識,陶將不再是陶。

《內在‧漫遊2》是一件樸實、古拙、手捏成形、彷若具有初民傳奇的陶塑作品。我推薦它是因為初見它的沒有企圖心、它的隨遇而安、它的純真童趣、它的不假修飾。但是同時,它又是如此的矯飾造作、充滿姿態,令人懷想起超現實、如夢ㄧ般的曲線,文人墨韻一般的暈染層次,彷若器皿用物卻無用、實似山水盆景卻無生,只是凝止凍結的宇宙、 抽除時間的泥漿流動。

我不是陶藝創作者,但它讓我興起捏陶的衝動,一種有關陶質的氣味和捏塑動作的直覺本性,一種泥土媒介的謙遜、敘事題材的優雅,以及映照自然的形體。當下具足、卻又稍縱即逝。

Linda Sikora
Linda Sikora
Linda Sikora
國籍:加拿大
Linda Sikora
現職
陶藝家/美國阿爾菲德大學教授
學歷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藝術創作碩士
加拿大諾亞藝術與設計大學藝術學士
經歷
2005 美國阿爾菲德大學陶瓷藝術組主任
1996-1997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助理教授
1996 加拿大艾蜜莉卡藝術及設計大學任教
1994-1995 美國明尼蘇達維諾納州立大學任教
展覽
2015「陶土國度X --陶瓷色」邀請展,卡本代爾陶藝中心,伊利諾州,美國
2015 「流釉藝術邀請展」,峽谷藝術中心,麻薩諸塞州,美國
2014 三人聯展,陶土工作室,費城,美國
2014 「高腳椅餐具藝術邀請展」,餐具博物館,密西根州,美國
2013 雙人聯展,AKAR藝廊,愛荷華州,美國
2013「里奇蒙國家陶藝邀請展」,維吉尼亞聯邦大學, 維吉尼亞州,美國
職業服務領導獎
2012-現今 乾草山陶瓷學院董事,佛蒙特州,美國
2011 策展人與企劃總監: 「桌空間」,福斯迪克尼爾森藝廊,美國阿爾菲德大學
典藏
諾亞藝廊,哈利法克斯市,加拿大
聖凱薩林大學,明尼蘇達,美國
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科羅拉多州,美國
洛杉磯美術館,洛杉磯,美國
艾佛森美術館,雪城,紐約市,美國
Linda Sikora

「2016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帶著召喚對陶藝懷抱滿腔熱情的靈魂的宗旨,網羅世界各地投身傳統茶具、設計類餐具、概念性器皿、大小規模人物造型、空間裝置及紀念性雕塑的藝術家,跨越流派風格,在創作理念上表達廣泛的人文主義與社會/政治/文化境況的哲學問題。藝術家們普遍認為,描繪或表現人類境況的創作──(自)傳記式或更廣泛的敘事式,能夠成為變革的媒介與介入的力量。某些藝術家藉由個人意見或經驗來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某些敘事性作品天真、綜合地運用素材來去除圖像並放置於現實之中。此作法或許是為了回應頗具名望之藝術家(非陶藝家)在近期當 代作品大量運用陶瓷素材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陶瓷素材操作本身有時比圖像的表達性更為強烈(或與圖像的表達性恰恰相反)。正如某些作品會被形容為策略性或情境性地 「去技能化」,好些提交參賽作品花枝招展地展現對材質的精湛技藝,亦同樣昭然若揭。因此,我們同時看見運用高度精細的物質過程來表現某種人類意志,以及採用單純從主要地質棲息地移出的原始狀態媒材來訴說人性與意志的故事。得獎作品中的具象雕塑鮮少追求寫實主義,反而更多運用表現主義或過去使用的敘事策略,如木偶/玩偶或諷刺漫畫,此手法可能是在回應妥協的當代意象或當代網絡連結/分 散。提交參賽的作品全部或主要運用陶質材質操作,遠高於徵件內容的陶瓷媒材要求,這在如此廣泛徵件的情況下不常見。

本屆雙年展評審團在嚴格審視參賽作品的媒材與時間、文化及內涵的交會之後,評選出首獎與金獎共四件作品。催生創作的議題,將社會政治批判的基礎,嵌入時而令人畏懼的內容,然而幾乎也都包含了輕鬆詼諧的時刻。《懷舊15 TWT-02》以雕塑的方式操作物件/人工製品,堅持從考古的角度研讀、從文化的角度評論。緻密塊體以未經窯燒的臺灣屋瓦熔合而成,不僅掩飾遮風避雨之處的體積,亦阻止任何想像的衝動。作品名稱中的縮寫TWT倒是提供了些解脫。《土》運用隨時間而變化的各種現象,來區分陶土結構與黏質表面,這種抽象概念觸及媒材神秘的技術性特質,或者可說是一 幅凝結的動畫。《半幅蒙太奇》與《新人類紀元》運用當今陶瓷比喻手法,在各種關於人性與陶瓷材料的「非相異」想法之間疾馳,而《新人類紀元》更運用引述、去技能化、特技,以跳脫傳統的方式,使傳統雕塑空間概念更加生動。若這些藝術家在駐村計畫與個展期間,讓人們有一段時間更瞭解他們的創作手法,或許物件與個人之間的潛在對話,將激發意想不到的碰撞與難以置信的合作,對於肯定他們的作品與手法而言,這將是完全視情況而定卻又富有成效的結果。

銀獎作品《絕對零度的直白》與《彼岸》亦獲得參與陶博館的駐村計畫。《絕對零度的直白》──切勿與莫比爾斯環(Mobius strip)混淆,儘管作品名稱讓人有如此聯想──不但是「可定向的」,同時讓人有材料操縱名家之作的印象。另一方面,《彼岸》是一則寓言,而寓言的生成讓物件既趣味十足又「憂心忡忡」。這些媒材堅硬、主題柔和的作品,讓人視線難以集中,卻又能夠辨識清晰,而方法成為作品內涵的主要載體,影響「觀」的經驗。

《等待果陀》展現抽象性與系統性的數學勞碌,諷刺地、渾勁有力、底蘊豐富,然而稱為儲物器皿的無底外形可能會削弱這兩方面的影響。另一銅獎作品《不久前的昔日頌》霍然道出人類的愚蠢故事。

鶯歌陶瓷博物館選出5件優選與7件評審推薦獎。在此各舉出一件作品:優選作品《之間,之外》是一組智慧高明、精雕細琢、引人入勝的注漿成形容器,抽象化與形式主義在概念上「推撞」人類感知與優雅解讀的銳度。評審推薦獎作品《九杯》同樣是器皿的組合,作品名稱顯而易懂,意味服務的應用是需要觸覺的,是司空見慣的,而其餘較隱晦的含義則在探討桌面上的理想功能為何──這個策略讓人必須先創作形體才能發現功能,反之亦然。

國際競賽展評審過程的第一步驟,是在螢幕上透過影像觀看三維立體的藝術作品,此法絕非理想,也不容易:比例只能藉由量測投射得知;顏色經過濾鏡過濾;影像解析度會修飾表面細節,模糊質感;物件與地點的相對關係含糊不明。當評審們集聚於鶯歌陶瓷博物館進行決審評選,面對提交作品以及來自全球各地陶藝領域專業同仁,更進一步地推動了鶯歌陶瓷博物館渴望連結世界各地的人、地、陶藝之意象與核心承諾。感謝鶯歌陶瓷博物館給予我這次寶貴的機會。

邵婷如
邵婷如
邵婷如
國籍:臺灣
邵婷如
現職
陶藝創作/藝評寫作
經歷
從事陶藝創作30年,以單ㄧ人塑或裝置藝術探索人類精神世界的內外界點。受邀參展於歐洲、美洲與亞洲21個國家美術館、基金會、藝廊共112次的展覽,39件作品為17個國家的博物館、基金會等典藏。
2001 -2016 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評選會評審
2014 -2016 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典藏委員
2013 -2015 第一屆與第二屆羅馬尼亞國際陶藝雙年展評審
2004受邀擔任美國明尼蘇達州McKnight 基金會「2004 JEROME 藝術家獎學金」評審委員
200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會員
出版
1989年開始為國際刊物寫陶藝藝評,上百篇文章發表於德國新陶藝雜誌《New Ceramics》、《台灣陶藝》、《台灣工藝》等。2011年由「藝術家出版社」出版《陶人陶觀 : 日本當代陶藝名人集》ㄧ書。
邵婷如

驚豔的遇合

2016臺灣陶藝雙年展的得獎作品,呈現出相當平均的水準,且含蓋豐富面向的水平,來自各國的評審,在雙年展的選件過程,在其專長領域透過多方面的討論,尋求最大的公約,同時和心中驚豔的作品展開ㄧ場場對話。

觀察日本陶藝家小島修的作品約有十年的時間,但是直到五年前才親眼看見他的實作,當時驚覺,他的作品難以在照片裡彰顯出原作的巨大量感與對比動感,唯有實際安靜站在作品面前,才能感受到藝術家與泥土格鬥、共生的痕跡。小島修的創作記錄人與大自然的共存關係,不論是柏油路下的土地或人們居住的房舍,在時間與自然氣候的侵蝕過程,體證建構與破壞的證據,但同時捕捉人為與自然不對抗的承擔。《懷舊15TWT-02》別於之前運用實心泥塊的沈重量感,小島這次使用臺灣臺南六甲工廠生產的屋頂泥坯瓦片,雖然ㄧ如以往運用同質造形的重覆堆疊,同樣著墨在泥土的能量, 同時強調人類生存於大自然順天應人關係的歷史回顧,但這個系列卻顯露出更多細節關照的細膩美學,之前與泥土的格鬥痕跡不再那麼顯化,回歸共生的調和與剛柔並置的依存。

美國陶藝家Kosmas Ballis的《新人類紀元》ㄧ作,這不單是件抽象造形的作品,同時也是件敘述性的創作;這不單是場視覺藝術的策動,Ballis同時意圖引發觀者進ㄧ步的辯証思維。藝術家透過華麗的彩豔色釉與黑色無光釉的流動與靜置的對比,在奔竄外溢的抽象線條裡,處處暗藏著被流釉覆蓋的具象小物,形成兩元異質,狂野華美卻垂危不安的安排,再 再競演出視覺的強烈張力,讓觀者久久難以將眼光從這件作品移開。這件作品不僅藉由結構性的造形,來導覽正反辯證的平衡意念,事實上,藝術家在處理《新人類紀元》ㄧ作,除了營造末世放浪不羈,濃烈衝擊的視覺效果,同時在意念上傳達對生命誕生的新紀元禮讚。

雖然對拉脫維亞陶藝家Ilona Romule的作品並不算陌生,但在這次評審過程卻沒辨認出《黑色方塊》ㄧ作的作者。這件體積不大,高度僅20公分的作品,雖隱身在許多大體積的作品當中,但它卻擁有讓人難以忽視的存在量感。藝術家以她慣有知名的純熟泥漿翻模技法處理《黑色方塊》,但別以往常的雪白瓷器佐以多色彩繪,或黑圖白瓷對比的釉上彩所作的敘述性繪圖,這件黑色人形瓷器,若沒細看恐怕就忽略了在黑色本體上的黑色線條的繪圖,含蓄內斂卻典雅。Romule在作品上處理馬賽克裝飾,是她於以色列觀看古代馬賽克作品的轉換記錄,此外以人形與容器合體,引發觀者對人身即為容器的連想,透過以色列的羅馬遺跡之作,整件作品換化成人類於歷史文化時空穿梭的串連。

禹寬壕
禹寬壕
禹寬壕
國籍:韓國
禹寬壕
現職
陶藝家/韓國弘益大學陶瓷與玻璃學系教授
學歷
韓國弘益大學工藝科碩士
經歷
2015 韓國京畿道國際陶藝雙年展講者
2012 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評審
2012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講者
展覽
2015「中國景德鎭國際陶藝特展」,景徳鎭陶瓷學院美術館,中國大陸
2014「亞洲當代陶藝展」,Clay arch金海美術館,韓國
2012「新域─東亞當代陶藝交流展」,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臺灣
2011「清州國際工藝雙年展」,韓國
2011「存在與變化」,東海大學藝術中心,臺灣
2010「波娑羅-宴會器皿展」,山口縣立美術館浦上紀念館,日本
典藏
韓國首爾市立美術館
日本愛知縣陶瓷美術館
日本山口縣立美術館浦上紀念館
禹寬壕

今日的當代藝術極為繁複,超越不同、流派之間分化與同化的膠著狀態。

即便在這些渦漩之中,傳統形式創作依舊存在,而依循傳統智慧與社會覺察的藝術家,帶著激進與挑戰的色彩,開啟新的創作典範。

那麼,陶瓷藝術呢?競賽,是驗證當代陶藝趨勢與形式最便利的方式。在競賽中,獎金與榮譽是場賭注,許多藝術家與新興藝術家自會使出渾身解數,提交最佳作品以贏得獎項。

然而,相較於日本美濃國際陶瓷展與韓國陶瓷雙年展,今年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的申請陶藝家人數較少,亦無法發掘高度發展或具潛力的創作。尤其是,參賽作品中有許多抽象雕塑,僅少數作品以內涵為中心。沒有目的地為了抽象而抽象。換句話說,多數作品似乎單為競賽而創作,僅專注於材質及其物理特性,實在難以找出能夠顯露創作者獨特實驗精神或造形題材的作品。類似於當代藝術,當代陶藝正在擴展形式與內容的表達範疇,然而,為何這類作品在競賽中卻是不可多得呢?某些作品以人類生命與現實為題,但在表達與主體意識上不夠充足。

最終,以材質及其物理特性為出發點的創作獲獎,但與過去嘗試過的方法相比,無法找到其他特殊的區別。此外,某些作品的結構與形式幾乎有瓢竊現有作品的感覺。專業陶藝家的參展是我最大的顧慮,這些陶藝家已經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具備製作技法、形式與內容等知識,其作品理所當然地會遠遠優於並勝過新興的年輕陶藝家。

好的作品會無法言喻地觸摸觀者的心。蘊藏智慧的作品,需要藝術的勇氣與深厚的底蘊,才能引爆當代陶藝的進化。

評審推薦獎作品《富蘭克林夫人的夢──席柯拉絲》描述富蘭克林夫人出資請人七度遠征找尋於1845年北極探險時失蹤的夫婿──約翰·富蘭克林的歷史事件。若不知道創作背景,會將它視為三帆大船與脆弱人像的雕塑。事實上,製作技巧似乎不太高明,亦無約翰·富蘭克林遠征的弦外之音之所以獲選為評審推薦獎,是因為營造出不同於其他作品(包括首獎)名稱的氛圍。與其他「無目的的抽象」作品相比,這項作品似乎有明確的創作動機與目的。

運用陶土媒材來表達歷史事實、社會現象及個人議題等題材,實屬不易。不同於繪畫與雕塑,表現方式與技法在「陶瓷藝術」中仍然非常重要,也因此攔阻了陶藝家前衛洞見的表達意識。古希臘雙耳細頸陶瓶以優雅外形而聞名,但我們不可忘記,是表面的神話與史詩繪畫讓其更加珍貴。

2016雙年展主視覺
關於展覽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自2004年首度舉辦。新北市為能引領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在當前國際陶藝環境中獨出心裁,創新舉辦模式,於2008年起以4年為一個區段,開啟策展競賽及作品競賽交替的舉辦模式,衍伸展覽整體的深度與廣度;作品競賽除了提供各獎項外,亦透過個展策畫及駐村計畫,讓得獎者在臺灣延續藝術能量,讓雙方能有實質參與及合作交流。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歷屆作品競賽徵件主題以宏觀角度切入,如2008「無垠」意喻著藝術無限可能性、2012「陶藝觀象」則寓有...

陶觀-2016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30秒廣告
陶觀-2016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精華版簡介
「陶觀-2016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二)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自2004年首度舉辦。新北市為能引領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在當前國際陶藝環境中獨出心裁,創新舉辦模式,於2008年起以4年為一個區段,開啟策展競賽及作品競賽交替的舉辦模式,衍伸展覽整體的深度與廣度;作品競賽除了提供各獎項外,亦透過個展策畫及駐村計畫,讓得獎者在臺灣延續藝術能量,讓雙方能有實質參與及合作交流。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歷屆作品競賽徵件主題以宏觀角度切入,如2008「無垠」意喻著藝術無限可能性、2012「陶藝觀象」則寓有陶藝萬象之美的意思,本屆2016「觀」代表陶藝的多元面向與觀點,不做限制性的主題,旨於避免限囿藝術創作的無限可能或偏倚某種指向性的主題類別,目的在於廣徵具有獨特視野及觀念的作品,呈現國際陶藝創作的廣泛現況。每屆陶藝雙年展的辦理之效益累積,已讓世界各地注意到臺灣陶藝的影響力,並且讓新北鶯歌成為國際當代陶藝的重要舞臺。

本屆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採作品競賽展方式辦理,經過2年宣傳、徵件、評審,共有來自全球五大洲、48個國家、369位陶藝家參賽。初審由7位國際評審團包括陶博館館長陳春蘭、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資深陶藝家范振金、邵婷如、荷蘭陶藝創作中心(Sundaymorning@ekwc)總監Ranti Tjan、美國阿爾菲德大學(Alfred University)教授Linda Sikora及韓國弘益大學教授禹寬壕等7位專業人士依作品影像評比,共計有30個國家、122位參賽者入選,決審則邀請評審親臨臺灣,於2015年11月8日、9日進行為期2天的原件評審。評審們在其專長的專業領域中經過交叉討論、數回合的投票,最終選出首獎2名、金獎2名、銀獎2名、銅獎2名、優選5名及評審推薦獎7名,共20位獲獎藝術家脫穎而出。

市長序

座落於新北市陶瓷工業文化重鎮的鶯歌陶瓷博物館,以遠播臺灣陶藝之美為理念,舉辦各項優質陶藝競賽,在國際文化舞臺上享譽盛名,其中,自2004年起舉辦的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肩負發展臺灣陶瓷藝術之重任,屢獲國內外陶藝界一致好評,成為全球陶藝創作者彼此競合與相互交流的重要平臺。雙年展多年積累的國際聲望成功促成多項臺灣文化外交,並爭取到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會員大會(I.A.C.)主辦城市,成功奠定臺灣在國際陶藝界的影響力。

本屆雙年展以「作品競賽」模式辦理,陶博館做為國際陶藝創作的平臺,激盪各國文化藝術理念與構想,本屆特別提供首、金、銀獎6位獲獎者駐村創作及舉辦個展,增進國際藝術環境互動與資源共享,堅實臺灣陶藝發展之國際地位,鼓勵國人重視陶瓷藝術資產,以達有效推廣。

陶瓷不僅僅是作為生活中使用的炊具、飲食及裝載器皿,背後更蘊含歷史演進與文化傳承的重要精神,透過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傳達出多層次的嶄新詮釋,帶給市民藝術上的感官饗宴,藉此對陶瓷器皿產生新觀感,從中發展美好事物的感知,並融入日常生活中,形塑「文化生活‧文化市民」的政策目標。

新北市長朱立倫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自2004年起舉辦「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可視為地方文化特色與國際化結合的例證,首次舉辦即以高額獎金在國際間引起注目,並成為世界主要陶藝雙年展之一。2004年及2008年均以作品競賽方式呈現,自2010年開始,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首推以「策展競賽」及「作品競賽」輪替的方式舉辦,今年交替為「作品競賽」模式辦理,我們將展覽精神主軸定為「觀」,廣納具有獨特視野及觀念的藝術作品,強調陶藝創作本位為主軸(以陶為本,陶瓷材料需佔整件作品二分之一以上),期望透過成就肯定與實質獎勵,表彰藝術作品中具新意的創新想法與具水準的創作表現。每屆雙年展的效益累積,已讓世界各地注意到臺灣陶藝的影響力,使新北鶯歌成為國際當代陶藝的重要舞臺,作為銜接國際陶瓷藝術潮流與在地文化創意的重要場域。

作品徵件

「2016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自2014年起進行全球徵件,至2015年4月截止日,共收到來自48個國家、369件參賽作品。

評審過程

初審

2015年6月起,由國際評審團7位委員進行第一階段評審,首先針對369件參賽及參考作品資料、圖像進行審閱,各評審委員透過創作者的創作方向、創作理念、主題與技法表現做為依據進行評分,以5至0分,分成六個等級評分。經評審團審核結果,從369件作品選出來自30個國家共計122件入選作品進入第二階段的決審。

決審

來自30國的122件入選作品需提交作品至陶博館辦理作品原件審查,於2015年10月進行作品運送來臺、開箱點交作業,並於11月進行第二階段的作品評選。陶博館邀請7位國際評審聚集於臺灣,於館內進行兩天的決審會議,作品實物評審過程採取共決同意的篩檢機制,秉持公平完成全部評選投票作業。第一天進行評審辦法審閱後,由評審親自一一檢視作品,初步各自圈選13件作品,就作品的中心論點、造形設計、美感等創意表現,創作技法、選用素材等掌握與運用進行討論與交換意見,再依據票選結果進行評選、統計,選出前13件作品,由評審確認5名優選作品;隔日,據前日篩選結果,續行討論與檢視,最後選出8名作者,再經數次嚴格評分選出得獎者,依得票高低分為首獎2名、金獎2名、銀獎2名、銅獎2名;另外,由評審於入選作品中各自選出評審推薦獎1名,共計20件獲獎作品。

陶博館除針對入選展品做主題式規劃策展,負責展覽國際聯繫、作品介紹之文案編輯、展覽論述、確認展品包裝及國際運輸,展覽文宣規劃執行及展場規劃設計施作等工作外,同時規劃駐村計畫,於本屆特增加首獎與金獎各1名額,提供首、金、銀獎共計6位獲獎者進行駐村創作及個展舉辦之機會,藉由深化在地陶藝家與駐村藝術家之間彼此溝通,交換各國文化間迥異的藝術理念與構想,激盪更多創作靈感的火花。

此外,對於未來兩年內舉辦個展的得獎者,陶博館將分別提供50萬元展覽補助,希望透過設立此種特別獎項,強化臺灣與國際間彼此交流與資源共享,也讓陶博館在陶藝國際交流互動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教育推廣方面,將同時邀請藝術家提供創作之教案,開放一般陶藝專業人士及親子參加體驗課程,達到推廣陶藝之目的。另舉辦研討會及相關教育推廣活動,鼓勵國人重視陶瓷藝術資產,讓民眾有多元參與的管道。

參賽統計

本屆雙年展共有369位來自全球五大洲、48個國家的陶藝家參賽,總計369件作品,經過評選計有30國122件作品入選。

參賽國別統計圖_亞洲參賽國別統計圖_美洲參賽國別統計圖_歐洲參賽國別統計圖_非洲 參賽國別統計圖_大洋洲參賽洲別統計圖 性別統計圖年齡統計圖

藝術,是人在於社會與文化的生產活動,也是人與社會、所接觸之人事物、大自然之間的媒介與體驗呈現。創作,對於創作者而言是在傳達其所思、所感和所生活的人事物,藉此建立其獨有的語彙表現。現今藝術類型無可訂定其範圍與界限,許多跨越國界、不同領域藝術家也進行陶瓷藝術創作,陶瓷從實用工藝進入到純藝術領域,不同的藝術經歷與體現手法成為當代陶瓷藝術表現的豐富來源。藝術家從觀察、觀看到構思、創作出的陶作,既反映時代,也具歷史性與文化性,而取自大自然的陶藝創作,則可視為一種文化產物與社會實踐。陶藝因創作的領域擴大而更加蓬勃,復因材料本質及表現手法的特殊性,使之更具多元的觀點面向。

當代陶藝是在傳統陶瓷的基礎上發展的藝術形式,藝術家從傳統陶瓷器皿造型出發,探討新的創作可能性,利用藝術創作重新賦予物件新生命,提升其藝術能量、延伸創意與其前瞻性,在陶藝作品上表達外在有形具象或內在無形意念的過程,正是一種自我視野、語彙乃至於作品存在、觀念的實踐,並不僅是賴於某種有形的表現,儼然是陶藝創作思維、觀念的改變,也是藝術與社會、環境以及公共領域的交流與碰撞。藝術家透過觀察、思考、剖析、回顧自身文化,找尋其核心價值、認同與文化意義。回歸本質,才能更透徹地獨立思考,做出選擇、提問,進而改變現況,也是藝術創作所賦予的使命。

從單一物件到群組裝置表現的作品中,不難發現作品持續探索陶藝本質、思考陶藝創作表現,其傳統與創新技術的層層堆積,造就現代陶藝豐富的表現性,也擷取出陶瓷藝術多面向特質,如此的藝術表現具體地呈現「陶」的主體精神與「觀」的實踐;此外,近年來許多藝術家關注在如何擴大陶藝界限,強調陶瓷拓展及跨界的交流,除了強調創作語言及形式的突破外,亦在尋找新材料的創作空間,衍伸陶藝創作的廣度與深度,然而,在這全球當代藝術化趨勢的時代裡,也顯露出陶藝創作在當代藝術領域中,表現媒材之本質與異質、跨域合作的陶藝觀念之邊界亦趨向模糊及不確定性,同時從本屆國際競賽展參與度也顯露出國際間陶藝創作人才斷層的衝擊等疑慮,耐人尋味,值得探討。世界當代陶藝多樣化即在於這些藝術家特有的詮釋語言與藝術表達形塑出多元、自由表現的陶藝觀,這也是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透過國際競賽展的舉辦呈現,欲以激盪臺灣陶藝創作與各領域的可能性及體現出不同意識形態,同時引領民眾進入陶藝美學世界及體驗陶藝美感。

本屆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以「陶觀」為展覽核心與架構,為使觀者能有一概念性瞭解,本展將展出的119件作品,透過各藝術家闡述之主題與表現形式分為「陶器‧非器」、「觀物‧非物」兩大主題,探尋陶藝材質、功能、創作形式與空間及創作概念表達的關係。事實上,任何分類皆無法完整詮釋這些藝術家所賦予作品的創作理念與自身的創作思想,然而仍希望能透過引導性的主題式介紹及作品的視覺展示再現,引領觀者觀賞作品、反應觀點及觀念交流,進入藝術家的世界,掌握作品本質及現代陶藝創作的面貌與脈動。

器‧非器

陶瓷首見於人類社會是作為生活中所需的炊具、飲食及承載用器皿,以機能與功能性為主,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記,隨著歷史演進、對外經濟及文化交流,對美的型態直接感知,陶瓷逐漸成為人類日常生活工藝品。陶瓷器皿,予人的感覺是個古老技藝、形式傳統,著重於功能性的價值。不過,現代許多藝術家則試著以新意打破界限,藉此讓人對陶瓷器皿產生新觀感。

本屆雙年展作品中,其中42件作品的創作理念與表現形式,以傳統陶瓷觀點出發,有將作品化為實用工藝與裝飾藝術,有的作品則結合傳統古老技藝與現代設計,除了用不同的方式處理表面與形制,也著重在「器」的雙重角色:從外觀看既是功能性用具,從內涵探索則是概念衍伸的承載體,也非常見的具體器物,同時亦聚焦於陶藝本質的探討、器皿存在的典型意象與意想。無論是固體、液體,或者是無形的文化記憶、聲音、光線、時間、空間及生活體驗等載體,藝術家皆企圖透過陶土捏塑將之具體化,並將器皿的功能性結構,解構、建構出另一種器形態的詮釋。

物‧非物

藝術就如語言、文字,為創作者傳達訊息、理念的方式,如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對藝術與美課題之分析,藝術家不僅透過藝術創作再現眼見的真實,將自我的感受、情感、想像力及詮釋,以形式的表現而保存(具體的物件),且傳達給觀者,達到資訊與意念(抽象的事件、情感與思維)的溝通,同時是人與時空、環境、與大地自然相連結的重要媒介。在其他77件現代陶藝作品中,不妨從物件轉化的觀點思索,藝術家將單純的實體物件,各以獨特的形式呈現,透過複合媒材探索、釉料與色彩的運用、土的質地與造形雕塑、裝飾表現,賦予理念的詮釋展出,進而使成為獨立、看似抽象卻具體實踐其概念的藝術物件。

作品透過擬仿,仿自自然、生物的有機體,突顯生命物體的形態,在視覺意象中建構象徵圖像,從具象可見如泥土、枯葉、叢林、山水、海洋、軀體、動物形象等,或抽象不可見如雲朵、風、溫度、煙霧、未來的抽象想象等的變形中釋放特有語彙,藉以檢視天地萬物間生命之無常、主體性意識與存在、自我內省與慾望追求等議題與實踐。

亦有作品透過雕塑、雕刻、造形、異材質之間的依附關係及量體等裝置表現,帶出多面向的議題。以形制及視覺表現探索幾何構造藝術、物件與陶藝、人類與陶藝之間的轉化關係,描繪日常生活情境及透過生命見證、歷史懷舊引發記憶轉述的視覺表現自我情感訴求,表露當代社會文化現象且對自然與文明做辯證,抑或是對古老傳統文化及藝術審美作研究、記錄與反思。這些作品不僅是造形獨特抽象的作品,同時是敘述性及喻情的創作,實際上也反映出現實世界的景觀、當代的樣貌,給予觀者不同的聯想。

藝術家在各自鑽研的場域,嶄露多元文化實力與人文精神價值,將泥土手捏再造,傳達自主、獨特的現代陶藝語彙,使觀者在觀看立體空間物件的同時,因各自的感官認知不同,感受出不同且獨有的視覺經驗。有鑒於此,藝術創作、其形式內容與觀者的觀感(理智與情感認知)間形成了一種互動關係,觀者從作品的觀看,進到情之觀感的過程中,內在心靈與外在物象的相互觸動,幻化成自我意識與新陶觀。

觀看世界-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歷屆精選
2016.03.11
世界陶觀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精選12年來「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各國藝術家的陶藝創作,除為今年「陶觀-2016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暖身外,也讓新北市民能夠欣賞近年來國際當代陶藝作品的風貌。

時間:2016年3月1日至5月21日。
地點:新北市政府大廳(22001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1段161號)

「2016年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決審得獎名單
2015.11.13
「2016年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決審得獎名單公布網址:
https://public.ceramics.ntpc.gov.tw/winnerlist.html
「2016年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入選作品名單
2015.07.31
「2016年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入選作品名單公布網址:
https://public.ceramics.ntpc.gov.tw/finallist.html
回頂端